(一) 通假字:(1)音近通假;(2)形近通假
通假 | 读音 | 字义 | 例句 | 出处 |
要——邀 | yāo | 邀请 | 便要还家 | 《桃花源记》 |
具——俱 | jù | 详尽 | 具答之 | 《桃花源记》 |
有——又 | yòu |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| 八分有奇 | 《核舟记》 |
诎——屈 | qū | 弯曲 | 诎右臂支船 | 《核舟记》 |
衡——横 | héng | 横着的 | 左手倚一衡木 | 《核舟记》 |
甫——父 | fǔ | 男子美称,多附于字之后 |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| 《核舟记》 |
简——拣 | jiǎn | 挑选 |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| 《核舟记》 |
与——举 | jǔ | 选拔 | 选贤与能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
矜——鳏 | guān | 老而无妻的人 | 矜、寡、孤、独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
曾——层 | céng | 重叠 | 荡胸生曾云 | 《望岳》 |
阙——缺 | quē | 中断 | 略无阙处 | 《三峡》 |
(二) 词类活用:名词作动词、名词作状语、形容词作名词、形容词作动词、使动用法、意动用法。
类型 | 例句 | 出处 | 解释 |
意动用法 | 渔人甚异之 | 《桃花源记》 | 对……感到诧异 |
名词作状语 | 复前行、听妇前致词 | 《桃花源记》 | 往前、上前 |
形容词作动词 | 欲穷其林 | 《桃花源记》 | 穷尽,走到头 |
名词作动词 | 有仙则名 | 《陋室铭》 | 有名气 |
名词作动词 | 有龙则灵 | 《陋室铭》 | 有灵性 |
使动用法 | 无丝竹之乱耳 | 《陋室铭》 | 使……杂乱 |
使动用法 | 无案牍之劳形 | 《陋室铭》 | 使……劳累 |
名词作动词 | 不蔓不枝 | 《爱莲说》 | 长枝蔓、长枝节 |
名词作状语 | 箬蓬覆之 | 《核舟记》 | 用箬蓬 |
名词作状语 | 石青糁之 | 《核舟记》 | 用石青 |
名词作动词 |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| 《核舟记》 | 戴着高帽、长满胡须 |
名词作动词 | 居右者椎髻仰面 | 《核舟记》 | 梳着椎型发髻 |
名词作形容词 | 其色墨 | 《核舟记》 | 黑的 |
意动用法 | 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以……为亲人、以……为子女 |
形容词作名词 | 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老年人、中年人、幼童 |
形容词作名词 | 造化钟神秀 | 《望岳》 | 神奇、秀丽的景色 |
意动用法 | 一览众山小 | 《望岳》 | 认为……小 |
使动用法 | 恨别鸟惊心 | 《春望》 | 使……受惊 |
形容词作名词 | 虽乘奔御风 | 《三峡》 | 飞奔的马 |
形容词作名词 | 空谷传响 | 《三峡》 | 回声 |
形容词作动词 | 夕日欲颓 | 《答谢中书书》 | 坠落 |
名词作动词 | 相与步于中庭 |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 | 散步 |
名词作状语 | 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 | 《观潮》 | 用银、用玉 |
形容词作动词 |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| 《观潮》 | 穷尽 |
名词作动词 | 皆披发文身 | 《观潮》 | 画着文彩 |
形容词作动词 | 上下一白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 变白 |
名词作动词 | 客此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 客居 |
名词作状语 | 拄杖无时夜叩门 | 《游山西村》 | 在夜里 |
(三) 一词多义:
之 | a. 渔人甚异之:代词,指桃花林的美景 | 为 | a. 武陵人捕鱼为业:作为 |
b.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:给,替 | |||
b. 水陆草木之花:结构助词,的 | c. 不足为外人道也:对,向 | ||
c. 无丝竹之乱耳: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,不译 | d. 为宫室:做。这里指雕刻。 | ||
e. 中轩敞者为窗:是 | |||
d. 何陋之有:宾语前置的标志 | f. 仅有“敌船”为火所焚:被 | ||
属 | a.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:类 | 焉 | a. 不复出焉:兼词,从这里。 |
b. 神情与苏、黄不属:类似 | b.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:句尾语气助词,不译。 | ||
c. 属引凄异:连接 | c.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:哪里,怎么 | ||
舍 | a. 便舍船:离开 | 志 | a. 处处志之:动词,做标记 |
b. 屋舍俨然:房屋 | b.寻向所志:名词,标记 | ||
寻 | a. 寻向所志:寻找 | 奇 | a.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:奇特 |
b. 寻病终:不久 | b. 八分有奇:指零数 | ||
可 | a. 高可二黍许:大约 | 云 | a.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:说 |
b. 珠可历历数也:可以 | b. 盖大苏泛赤壁云:句尾语气助词,不译。 | ||
行 | a. 复前行:走 | 闭 | a. 是故谋闭而不兴:封闭,阻塞 |
b. 大道之行也:施行 | b. 故外户而不闭:用门闩插门 | ||
曾 | a. 计其长曾不盈寸:竟然 | 虽 | a. 老妪力虽衰:虽然 |
b. 荡胸生曾云:重叠 | b. 虽乘奔御风:即使 | ||
自 | a. 自三峡七百里中:在 | 绝 | a. 沿溯阻绝:断,中断 |
b. 自非亭午夜分:如果 | b. 绝崦多生怪柏:极 | ||
c. 自康乐以来:自从 | c. 哀转久绝:消失 | ||
与 | a. 选贤与能:通“举”,选拔 | 观 | a.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:看 |
b.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:欣赏 | b. 天下之伟观:景观 | ||
c. 念无与为乐者:介词,和 | 能 | a.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:能够b. 以此夸能:能力,本领 | |
d. 相与步于中庭:共同,一起 | |||
e. 天与云与山与水:连词,和 | |||
仅 | a. 仅如银线:几乎,将近 | 势 | a. 势极雄豪:来势,气势 |
b. 仅有“敌船”为火所焚:只有 | b.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| ||
更 | a. 是日更定: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| 一 | a. 上下一白:副词,全 |
b.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:还 | b. 惟长堤一痕:数词,一 | ||
白 | a. 上下一白:形容词,白色的 | 者 | a.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:……的人 |
b.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:名词,酒杯 | b.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:定语后置的标志 |
(四) 古今异义:词义缩小、词义扩大、词义转移、色彩变化、词义消失。
类型 | 例句 | 古义 | 今义 | 出处 |
词义转移 | 芳草鲜美 | 鲜艳美丽 | 指食物的味道好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屋舍俨然 | 整齐的样子 | 好象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阡陌交通 | 交错相通 | 运输、邮电事业的总称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悉如外人 |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|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问所从来 | 从……来 | 从过去到现在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缩小 |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| 妻子和儿女 | 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|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| 走投无路的境地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无论魏晋 | 不要说,更不必说 |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不足为外人道也 | 不值得 | 不够,不充足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诣太守,说如此 | 代词,指桃花源的情况 | 这样 | 《桃花源记》 |
词义转移 | 惟吾德馨 | 品德高尚 | 散步很远的香气 | 《陋室铭》 |
词义转移 | 往来无白丁 |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| 平民、百姓 | 《陋室铭》 |
词义转移 | 宜乎众矣 | 应当 | 合适 | 《爱莲说》 |
词义转移 | 罔不因势象形 | 顺着、就着 | 因为 | 《核舟记》 |
词义转移 | 罔不因势象形 | 模仿 | 指一种动物 | 《核舟记》 |
词义转移 | 佛印居右 | 在 | 居住 | 《核舟记》 |
词义转移 |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| 长 | 修理、修建 | 《核舟记》 |
词义转移 | 男有分 | 职业、职守 | 过分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
词义转移 | 女有归 | 女子出嫁 | 返回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
词义转移 | 盗窃乱贼而不作 | 造反 | 没有秩序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
词义转移 | 造化钟神秀 | 聚集 | 指一种计时的器具 | 《望岳》 |
词义转移 | 良多趣味 | 确实,实在 | 好 | 《三峡》 |
词义扩大 | 四时俱备 | 季节 | 时间 | 《答谢中书书》 |
词义转移 | 晓雾将歇 | 消散 | 休息 | 《答谢中书书》 |
词义转移 | 夕日欲颓 | 坠落 | 变坏 | 《答谢中书书》 |
词义消失 | 相与步于中庭 | 院里 |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 | |
词义转移 |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| 只是 | 但是,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|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 |
词义转移 |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| 罢了 | 耳朵 |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 |
词义转移 | 吞天沃日 | 用水淋洗 | 肥沃 | 《观潮》 |
词义转移 | 海涌银为郭 | 外城 | 指一种姓氏 | 《观潮》 |
词义转移 |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| 马 | 骑马 | 《观潮》 |
词义转移 |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| 举枪 | 指一种体育器材 | 《观潮》 |
词义缩小 | 人物略不相睹 | 人和物 | 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 | 《观潮》 |
词义转移 | 江干上下十余里 | 岸,边 | 干燥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
词义转移 | 余拿一小船 | 撑,划 | 用手或其他方式抓起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
词义转移 | 用毳衣炉火 | 火炉 | 炉子和火/炉子中的火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
词义转移 | 仍怜故乡水 | 爱 | 可怜 | 《渡荆门送别》 |
(五) 文言句式
1、 判断句:
(1)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。
(2)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
(3)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;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
(4)尝贻余核舟一,盖大苏泛赤壁云。
(5)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
(6)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
(7)浙江之潮,天下之伟观也。
2、 倒装句:
(1)孔子云:何陋之有?(宾语前置)
(2)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。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。(宾语前置)
(3)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(定语后置)
(4)其两膝相比者,各隐卷底衣褶中。(定语后置)
(5)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。(定语后置)
(6)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(定语后置)
(7)吴儿善泅者数百。(定语后置)
(8)细若蚊足,钩画了了。(状语后置)
(9)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。(状语后置)
(10)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(状语后置)
(11)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。(状语后置)
(12)出没于鲸波万仞中。(状语后置)
文言句式的类型:判断句、被动句、否定句、倒装句(主谓倒置、宾语前置、定语后置、状语后置)、省略句。